自2024年11月15日礼仕航空航天教育基金与杭州外国语学校签约科普科教协同育人项目起,礼仕航空航天教育基金便致力于为杭外学子“量身打造”个性化、多元化、高质量的课程内容。11月30日,在礼仕航空航天教育基金的出资赞助下,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师生们前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参加主题为“科教融合,走进高校”的研学活动。此次研学活动,旨在为杭外学子提供更深入的学习体验和更加广阔的成长舞台,为国家培育既富有创新精神又具备扎实实践能力的青少年科技储备人才。

| 
|
杭外师生在北航杭研院合影 | 科普小教堂 |
本次研学活动的第一站是“空天科普之旅” 。在迈进航空航天科普体验展厅的那一刻,大家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正前方有满满一面墙令人眼花缭乱的飞机模型,左手边是莱特兄弟测试飞机时用的风洞等比例缩小模型,右手边是实物版“中国火箭发展史”。担纲讲解员的老师是北航在读博士生程嘉浩。程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小故事吸引了在场的所有同学。同学们了解了中国航天长征系列火箭、东风导弹、天宫空间站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第一架飞机“冯如一号”、首个风洞实验室,歼-20、空警-2000等大国重器。

| 
| 
|
程老师向杭外学子讲授导弹的故事 | 杭外学子正在了解天宫空间站的发展历程 | 程⽼师向杭外学子介绍长征系列火箭 |
在随后的科技体验环节,同学们体验了人机对战下棋、螺旋桨旋转升空、机枪射击机械结构原理、陀螺仪旋转等项⽬。


大家现场观摩了老师调试程序,成功地遥感控制了机械臂的各种复杂动作;在安装传感器后,机器人就能够避开障碍物 在浙江省工业大数据与机器人智能系统实验室,同学们跟着陈科副研究员学习了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了解大数据、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前沿科技,近距离感受科研重器并进行了工业六自由度柔性机械臂抓取物体的科学实验。
大家现场观摩了老师调试程序,成功地遥感控制了机械臂的各种复杂动作;在安装传感器后,机器人就能够避开障碍物按计划完成任务。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浙江省智能传感材料与芯片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 大家认真听着郭占鹏副研究员对材料科学的讲解,其中,对热电材料的介绍部分引起了大家最大 的兴趣。郭博士给同学们分发了电池和一种白色材 料,大家尝试给材料接通电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材料的两个表面变得一面烫手,一面冰冷,真可谓是冰火两重天。郭博士告诉同学们,这种材料 已应用到了生活中,但更高精度的研究仍在继续。 同学们还走进实验室,郭老师给大家揭秘了实验室中一个个“大家伙”的用途。 | 
郭占鹏副研究员对材料科学进行讲解 |
研学活动的进程转眼来到了下午,杭外优秀校友占俊杰副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占俊杰博士以2524年在月球上生活的地球人的视角,为大家描述月球上神奇的环境。这个新奇的题目和穿插其中的有趣的天文知识带领同学们认真听完了这个别具一格的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带领同学们踏上知识丰富又充满趣味的智慧之旅。

占俊杰副教授为杭外学子开展讲座

| 本次研学的最后一站,是更加精彩的动手实践环节。 单学安老师先带领大家学习了卫星姿态调整、轨道力学原理及卫星通信技术等基础知识,然后给大家准备了制作卫星模型、信号发射器与接收器的材料包,鼓励同学们动手实操,搭建自己的小型卫星通讯系统,并远程对卫星作姿态调整。大家刻苦钻研,完成模型搭建后又一遍遍尝试改进。 |
为期一天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礼仕航空航天教育基金创始人黄平先生和哈基米咨询集团总裁、天凯咨询董事韩思莹女士授予每一位同学“空天少 年”称号,并为每一位同学颁发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研学结业证书。这次研学活动,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加深了同学们对国防科技、机器人与芯片技术的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科学的热爱与对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



引用:杭州外国语学校《杭外师生参加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科教融合,走进高校”研学活动》2024年12月06日
https://mp.weixin.qq.com/s/XtArux_61VKyUPs0GqK8TQ